《兴化府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6,仅供参考
兴化府,即今福建省莆田市。 莆田山川毓秀,人杰地灵,簪缨相继,科甲联芳,人才辈出,有“文献名邦”的誉称,也是南少林所在地之一。清代,兴化府为福建省布政使司下辖的府级行政区,领莆田、仙游两县。兴化府位于省城福州府南面、泉州府北面,故其语言、文化和建筑都较好地融合和综合了闽东和闽南特色。
兴化府在夏商时属于“九州”中的扬州,战国后期属闽越国,秦统一后属闽中郡,西汉时属会稽郡。汉时,有中原人陆续迁入莆田,携带中原器用。到了晋代,中原动荡,士族三迁,入莆的人很多,此地越来越繁华。南朝陈光大二年(568年),莆田立县,不久废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,再置莆田县,不久撤并入南安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,复置莆田县,属丰州(今泉州市),文治渐盛,民智益开,农商并重,士工并举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设兴化县,置兴化军;南宋景炎二年(1277年),改兴化军为兴安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升兴安州为兴化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改兴化路为兴化府,并延续至清。
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析泉 州之莆田县、仙游县地置兴化军,建太平军(后改兴化军,治所兴化县),领兴化、莆田、仙游3县,
元朝兴化分省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